本文转自叉烧网
销量与利润是总是矛盾的。对于厂商而言,高端产品省心、利润高、销量低;而“爆款”产品有人气、点击率高,但利润低、工作量大、国内还要面对骂战。但今时今日,销量对于每个高端厂商都是极具诱惑力的du药。
不是每个有逼格的厂商都能在低端市场取得成功,苹果会遇到 iPhone 5C、惠普会遇到 Chromebook。ADAM 去年推出了入门级 F 系列,从 Thomann 的销量来看,主力依然是 AX 系列、过来是 ARTist 系列,然后才到 F 系列——销量仅比旗舰的 SX 系列高一点,这应该没有达到 ADAM 的预期。
现在 Focal 首个 Made in China 系列也来了(CMS 系列只有 40 是 Made in China),到货后橙音老孟马上送来了 Alpha 65 进行评测。这也是小编希望评测的型号,可能是希望在它身上找到曾深爱过的 Solo 6 Be 的影子。
我想我听到了熟悉的声音。
同样的反式球顶、同样的木质箱体与净重、同样的调试团队、同样的双分频6.5寸 Class AB。相比起带有“延迟共鸣”的金属箱体 CMS 系列,闭着眼一听,Alpha 65 更像我们熟悉的 Solo 6 Be。这种声音风格就像是“家族前脸”,不会是其他品牌。
由于评测室暂无 Solo 6 Be,我们选择了同价位的 Event 20/20 对比,它也是甜水有源监听 TOP20 的常客。
频率:所有监听都追求频率的平直准确,但平直有很多种。如果平中带凸,某一特点被突出,声音就显得有“特点”。如果平中带凹,就比较隐秘了,范围不大一般难以察觉。20/20 属于前者,需要在背面板衰减 1~2dB 低频;Alpha 65 属于后者,全频准确,背面板无需 EQ 调整,除非房间过小,那可能要衰减一点低频。
高频:很多烧友觉得 Solo 6 偏“暗”,这主要是听惯了 HiFi 音箱亮丽的“微笑曲线”,通常入门监听也会调教成微笑曲线,另一方面,Focal 反式球顶在超高频有个隐秘的凹槽,Alpha 65 连这里都跟 Solo 6 很像,测试中这个小凹槽来自 14kHz,接近大部分人的听觉上限。
中频尤其人声,是 Solo 6 的强项,三年来写了上百对监听,只有 SC407 的人声能带给我同样的震撼。这也是 Alpha 65 与 Solo 6 的主要不同,400Hz~600Hz 附近的小凹槽虽然比较缓,但范围比 14kHz 宽,而且是人耳敏感频段,人声与军鼓会显得偏“脆”,相比之下 20/20 拥有一个厚实的人声。
低频:如果前两项 Alpha 65 与 20/20 打平,在低音部分,Alpha 65 表现出了完全不像这个价位的水准——超低频平直得惊人,如果常看叉烧的评测,你会知道这对于双分频是很难的,万元级监听可能都做不到,但 Focal 表现出了惊人的控制力。
更可怕的是 Alpha 65 的下潜比7寸的 20/20 更深,到 40Hz 依然平直,可能已经不亚于8寸,同时它还具备了6.5寸单元的速度与“鼓皮感”,之前同价位能做到这两点的6寸箱只有 KRK VXT6,但 KRK 的低频比较张扬,Alpha 65 张扬得非常收敛。
声场:其实与频率有一点关系,某一部分频率突出便显得靠前,例如 YAMAHA 新白盆的人声靠前、20/20 和 KRK 可能是低频靠前,尽管同价位的深远程度都差不多,但 Alpha 65 的声场有一种少见的“整体感”,没有任何乐器跳出来抢风头
我们对“入门监听”的定位是 149~249 美刀单只的 M-Audio、PreSonus、百灵达、JBL 300系列等等,这只是家庭工作室或初学者的入门级。在商业录音棚里,我们能见到的“入门级”集中在 349 ~ 449 美刀/只,这个价位有我们熟悉的 Event 2020、M-Audio M3-8、YAMAHA MSP7 或KRK VXT6,它们都很有“特点”,尽管同价位的解析力接近,但 Alpha 65 表现出了的很好的控制力,成熟内敛。
Focal 在2002年才进入监听领域推出 SM11 系列与 SM8,2007年推出 SM6 系列、2009年推出 CMS 系列(Compact Monitor System)、2012年推出 SM9 系列,但 2014 年的 Alpha 系列是 Focal 迈出的重要一步——没有“SM”(Studio Monitor),同时首次放到了中国生产。在可以预期的将来,也许我们可以看到 Made in China 的丹拿、真力或者 PMC...
外观 ★★★★☆
技能 ★★★★★
音质 ★★★★★
选购 ★★★★★